close
您知道因為跌倒或墜落而受傷就醫的兒童,一年有多少嗎 ?
答案,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多。
嬰兒與母親2014年2月文章內容就曾經提及.
以下文章參考出處【嬰兒與母親】2014年2月號。http://www.mababy.com/
本文提出10項常見的居家意外,
包括墜樓、壓傷、燙傷、窒息、中毒、溺水…等,
並提出相關預防方式,更指出安全觀念上的盲點,
請把拔馬麻重新徹底檢查家裡是否有危險的角落,
為心肝寶貝打造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,
讓他能夠平平安安地成長、開開心心地探索世界,
讓家真正成為最溫暖、最安全的所在!
常見意外1:墜樓
最近新聞上發生了多起兒童墜樓的意外,根據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的統計,從民國95年至今就發生了93件兒童重大墜樓意外,其中高達71件意外事故的發生地點在家中。
「要」:尖角地板要防護→傢俱地面不可過於尖銳或堅硬。
意外發生的3大迷思
迷思1:「孩子還在睡覺,我出門一下沒關係吧?」
林月琴執行長表示,其實墜樓意外的發生與隔代教養可能也有間接關係。若是祖父母照顧小孩,「老一輩是否有體認到社會與住宅型態的變遷?」以前是矮樓平房,小孩出去玩很安全;現在高樓大廈、街道上車水馬龍,孩子無論是出去玩或在家玩耍,危險度都會提高。
此外,大人經常會這麼想:「孩子還在睡覺,他通常不會這麼快起床,我出門買一下東西,應該沒問題吧?」這種想法大錯特錯,大人「假設」孩子什麼時候會起床,卻不一定每次都準確。當小孩起床看不到大人,四處尋找、攀爬到陽台上,很容易會發生意外。
迷思2:「這種倒楣的意外,不會那麼剛好發生在我頭上的啦!」
這種僥倖的心態,往往是導致悲劇發生的原因之一。
迷思3:「家,就是最安全的地方。」
其實孩子意外事故最常發生的地點就是家中。大家都知道公共場所比較危險,會加以防範,因此意外事故發生率反而比較低;正因為大家普遍抱持著「家是最溫暖、安全的地方」,所以經常掉以輕心。
隔代教養,要注意老人家的身體與精神狀況
老人家有時候吃完飯後或下午時精神狀況比較差,昏昏欲睡,此時照護孩子注意力容易不集中,較易發生意外,因此家長要多關心與詢問長輩的狀況,並從其他地方補強,不要將照護小孩的責任都放在老一輩身上。
陽台放置可以攀爬的物品,大NG
許多人會放小凳子或小茶几在陽台上,不過這對於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來說可是大忌。任何小孩有可能會爬上去的物品,包括鞋櫃、凳子、小桌子…等皆要移走;另外陽台也必須高於120公分。
陽台的欄杆縫隙必須小於10公分
許多陽台外面都會加裝鐵欄杆,建議欄杆之間的縫隙不要大於10公分;萬一大於10公分,可以加裝壓克力板來避免孩子鑽出去。
盡量別讓孩子去陽台
如果不想要更動既有的陽台設施,最根本的墜樓預防方式,就是不讓孩子去陽台。落地窗的窗鎖設置位置要比較高,每次人員出入後皆應養成將落地窗隨時鎖起來的習慣;至於房間的窗戶,也要檢查一下是否有孩子意外墜樓的可能性。
根據統計,孩子最常發生從高處摔落意外的地點,依序分別為:窗戶(約佔6成)>陽台(約佔3成)>樓梯、頂樓女兒牆(約佔1成)。
常見意外2:跌倒
孩子剛學會走路時最容易跌倒。大人務必要給予他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,以免意外發生。
預防方式
*盡量不要使用較堅硬的地板材質(例如:大理石、花崗岩),也要減少玻璃等易碎傢俱的設置;若是使用木頭傢俱則比較安全。
*要注意傢俱的邊緣是否有尖角、銳邊?如果有尖角的話,應加裝防護用品,以免孩子玩耍時不慎敲到。
*地板上可以鋪設軟墊,尤其是沙發前面的地板更可加裝軟墊。孩子經常「會往上爬卻不會下來」,萬一不慎從沙發上滾下來時,會先滾到軟墊上,降低傷害。
*孩子四處亂爬亂走,若是家中有樓梯,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滾下來!為了避免這種意外發生,樓梯口要裝設較高的安全柵欄,讓孩子不會從樓梯上滾落。
*有些孩子會自己從嬰兒床裡爬出來。為了預防他爬出嬰兒床滾下來受傷,嬰兒床的欄杆要調高一點(6個月會坐之後,可將床墊放到最低的位置、欄杆調到最高的位置;孩子會站時,床的欄杆最好能高到孩子的頸部處),或是讓他睡鋪在地上的小床墊,小床墊的高度約5公分即可。假使讓嬰兒睡小床墊的話,家長更要隨時注意必須讓嬰兒待在自己的視線裡。
*別讓孩子手上拿較尖銳的物品,以免萬一跌倒,該物品插到眼睛或心臟。
跌倒時大力撞到腦部,會不會有問題?
陳中明主任表示,沒有外傷不表示沒內傷,跌倒撞到腦部後有時候症狀不會立刻出現,應持續觀察3天。
嬰幼兒腦部受傷(例如:腦出血)的症狀為比平常嗜睡、活力差、嘔吐、意識不清、哭鬧不安、抽筋等,3天內如果有上述症狀,應盡快帶孩子就醫,以電腦斷層掃描確認腦部有無出血;另外若是跌得很大力,孩子持續大哭不止,如果擔心孩子跌倒導致骨折,可帶孩子至醫院照X光確認,不過跌倒造成骨折的情況比較少見。
常見意外3:壓傷
最常見的壓傷為電視突然倒下,壓到孩子。
預防方式
*注意傢俱的穩固性;老舊、易搖晃的傢俱應盡早汰換掉。
*注意別讓孩子去玩會滑動的椅子或收納箱;孩子可觸及之處少放盆栽與花瓶。
*孩子對於不斷變化畫面的電視機會感到相當好奇,也會伸手去抓。因此建議放置電視機台的電視櫃不要太小。放上電視後,電視櫃的前、後、左、右仍各需保留15公分的距離,以免孩子搖晃一下電視,電視就掉下來。
常見意外4:夾傷
被門夾到、被抽屜夾到,都是對世界充滿探索欲望的孩子經常會發生的事情。
預防方式
*門應該加裝防夾裝置或安全扣;平時應將門關好,以免孩子玩門夾到手。
*孩子經常會被折疊桌夾到,因此大人要將折疊桌收好、或是用束帶束起來,即使孩子鑽到折疊桌下面,也不會因為桌子突然開合而被夾傷。
常見意外5:刺傷
預防方式
*家裡有許多危險的小物品,如剪刀、刀片、大頭針、別針…等,都可能會刺到孩子,所以要將這些危險的小物品收好,並確認傢俱的邊緣不要有銳邊或尖角。
*牆壁上有突起的尖角嗎?牆壁上的掛鉤是否在孩子伸手可及的位置?會不會在玩耍中不慎撞到?
*牆壁上最好要加裝防撞條,以免孩子玩耍時撞到牆面。
*夾傷、撞傷可以冰敷傷口;24小時後改成熱敷。
常見意外6:燒傷、燙傷
冬天天氣寒冷,燒傷與燙傷的意外層出不窮,大人必須更加留意。
預防方式
*放洗澡水或使用開飲機時,應該先放冷水再放熱水。
*端熱湯時,要隨時注意孩子的所在位置,以免不慎潑到孩子。
*打火機必須放置在高處的位置或確實收好。
*不要讓孩子在餐廳內奔跑嬉戲。
*熱湯、鍋碗或熱水壺必須放置於孩子拿不到的位置。
*即使熱水壺等物品孩子無法觸及,不過只要桌上墊了桌布,孩子一拉扯桌布垂下的角落,同樣會將桌上的物品全部扯下來,因此盡量不要墊桌巾、桌布。
燙傷的處理方式
萬一被燙傷、燒傷,要謹記「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」(沖冷水20~30分鐘,沖到不痛為止→小心脫掉衣服,不要弄破水泡→泡在冷水中10~30分鐘→用乾淨的紗布覆蓋於傷口上→撥打119,送醫治療)。
陳中明主任指出,有時候家長不太確定小朋友被燙傷的嚴重程度、需不需要立刻送醫,簡易的辨別方式為:若皮膚先發紅、之後起了水泡或脫皮,即屬於比較嚴重的情形,必須盡快送醫;若只有一點紅紅的、不痛也沒有起水泡,沖、泡冷水後,則可擦燙傷藥膏觀察一陣子。陳中明主任提醒,水泡千萬不能弄破,弄破將容易引起感染。
常見意外7:窒息
孩子常見的窒息原因,又可以分為異物哽塞窒息、繩子繞頸窒息與棉被掩面窒息。
預防方式
*1歲以下的孩子正值口腔期,經常伸手抓到什麼東西就放嘴巴裡,容易誤食異物導致窒息。家裡的小東西,各種小零件都要收好,包括:硬幣、小玩具與其配件、糖果、堅果、彈珠、電池、鈕扣、蠟燭、湯圓、果核、果凍…等,都很容易被孩子誤食。(倘若誤食硬幣,1元與5元的硬幣大多能隨著糞便被排出,10元硬幣比較困難,即使沒有窒息,也可能會引起腸阻塞,腸阻塞的症狀為腹痛與嘔吐。)
*餵食副食品時,食物不要切太大塊,1歲以下最好切成1公分以內;1~2歲則可切成1~2公分左右的大小。
*睡覺時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,窗戶不要完全緊閉,或是可以打開室內空調。
*嬰兒睡覺時的衣服不要穿太多或太厚,以免影響到呼吸;床上也不要放太多絨毛玩具。
*窗簾拉繩勒住孩子頸部的意外時有所聞,建議家長應將拉繩打結、收高。
*半夜起床時,父母應養成隨時留意一下嬰兒狀況的習慣。若看到嬰兒趴著睡,最好將他翻回仰睡。
*電線必須捲起並收在較高的地方,尤其有使用延長線的家庭更要注意(滑鼠線也不要留太長)。
*最好讓孩子單獨睡在安全的嬰兒床上。大人與孩子一起睡,有可能大人一翻身就將孩子壓到窒息。
*不要讓孩子睡在過於柔軟的床鋪上。若是床鋪太軟,嬰兒的口鼻可能會陷進床鋪裡,徒增危險。
*餵嬰兒喝奶時要拍嗝,喝完奶也別直接放下平躺,讓胃中的奶先部分排空,藉以降低吐奶、甚至是嗆奶的可能性。
*應選擇透氣性佳的棉被。別替孩子蓋太厚的棉被,以免被悶住卻無法掙扎脫困。
*1歲以下的孩子睡覺時,盡量讓腳頂住床尾的邊緣,頭上則可留下一些空間;萬一小孩被棉被悶住口鼻,他仍有一點空間可以往上掙扎。
*1歲以下的孩子所玩的玩具必須大於直徑5公分。
*玩具的小配件對孩子來說相當危險,例如:芭比娃娃的鞋子…等,要選擇適齡、安全的玩具(應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核可),不宜購買廉價的劣質玩具給孩子。塑膠玩具倘若被吞下肚裡,即使照X光也照不出來。
*塑膠袋務必要收好,有些小孩喜歡將塑膠袋套在頭上,亦有窒息的可能。
常見意外8:中毒
別懷疑,在家裡也可能會中毒。藥品、清潔劑…等,都有可能導致小孩中毒。注意,只有異物哽塞才能催吐,若是誤食清潔劑等物品,催吐會導致食道二度灼傷,應緊急送醫。
預防方式
*藥品收好,清潔劑也不要隨意放置在小孩拿得到的地方;尤其是地板清潔劑、馬桶清潔劑等物品經常會被放置在廁所地板上,最好不要讓小朋友獨自進出廁所;或是大人可以把清潔劑拿到別處收妥。
*根據美國的一份研究顯示,水銀電池是嬰幼兒最容易誤食、引發中毒的物品,因此居家務必要將電池收好,否則倘若誤食電池可能造成腸腐蝕,要以內視鏡盡快將電池取出。
*玩具外殼掉漆也相當危險,應選擇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核可的安全玩具。
*兒子受傷的比例比女兒來得高,因為男孩子通常比較活潑好動,所以家長要更小心。
林月琴執行長表示,居家最常發生意外事故的場所,依序分別為客廳>浴室>臥室>廚房。廚房雖然有火源、廚具等,感覺比較危險,但是因為家長知道廚房很危險,會多加留意,因此意外事故反而發生得比較少;至於客廳之所以最常發生意外事故,因為孩子可能會從客廳陽台或窗口墜樓,或從沙發上滾下來。客廳是小孩最常玩耍的遊戲場所,乍看之下似乎很安全,不過家長也不能掉以輕心,必須仔細檢查有沒有可能釀成意外的角落。
你了解自己的寶貝在想什麼嗎?
該如何確保嬰幼兒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平安成長?林月琴執行長表示,家長要記得:「嬰幼兒的想法跟你所想得大不同!」
請父母千萬不要把嬰幼兒的想法、邏輯跟自己想得一樣,1歲以下的小朋友完全沒有安全的概念,他看到火焰甚至可能會撲過去,因為「橘橘紅紅的,又會跳動,看起來很好玩的樣子!」大人不要「假設」嬰兒會怎麼想,而要知道嬰幼兒有4大特質,再根據這4大特質去仔細評估家裡是否有危險的角落:
A. 「有洞必鑽」(嬰幼兒愛往洞裡鑽,例如:折疊桌下方。)
B. 「有洞必塞」(例如:拿電池塞嘴巴、耳朵、鼻孔。)
C. 「能爬就爬」(例如:往陽台上或往櫃子上攀爬。)
D. 「高處必跳」(嬰幼兒往往「會上不會下」,不了解墜地的後果,經常直接朝下跳躍。)
大人可以「發揮創意」,DIY安全防護措施
在發現居家有安全的漏洞時,除了購買現成的防護措施之外,林月琴執行長建議,家長不妨動手DIY簡單的安全措施。例如:縫製一個小布套(或用手機套)黏在牆壁高處,將窗簾拉繩捆好後放在裡面;或是將寶特瓶對切,幾個寶特瓶黏緊,再將電線放在裡面,沿著牆壁黏牢。
常見意外9:溺水
即使浴缸裡的水放得很淺,小孩仍有可能會因為滑倒又站不起來而溺水。
預防方式
*大人絕對不要放小孩自己一人在浴缸裡泡澡,浴缸裡也可以放置止滑墊或加裝扶手,平時浴缸裡不要儲水;如果孩子年紀還小,用澡盆洗澡即可。
*必須留意別讓小孩玩耍時爬進洗衣機裡或馬桶裡。
*萬一不幸溺水,即使孩子醒過來好像沒事,仍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,因為有時候剛醒過來不會立刻有症狀,之後呼吸才開始喘不過來。
常見意外10:觸電
陳中明主任指出,當嬰兒7、8個月開始會爬行以後,就可能因為好奇而去碰觸插座與電器用品。
預防方式
*如果插座的位置較低,應加裝防護蓋,以免誤觸。
*吹風機、捕蚊燈、檯燈…等電器,應放置於孩子碰不到的位置,並隨時留意孩子的所在。
*電暖爐別直接對著孩子,小孩可能因為感到好奇而爬過去觸摸它。
*為了預防電線走火,同一插座不要同時加插大量電器;並要注意電線是否有破損。
*別在浴室使用電器;浴室的門鎖應內外皆可打開。
*萬一被電器燙到,應立即替傷口降溫,可用塑膠袋包著冰塊、外裹毛巾冰敷傷口,再塗敷料預防感染,一天更換一次敷料(或是可採前述的「沖脫泡蓋送」)。
大人如果要做家事時,怎麼辦?
如果實在沒辦法隨時盯著小孩,可考慮使用揹巾、嬰兒監視器,或是將孩子放在安全、穩固、圍欄高度足夠的遊戲床內,也可以考慮將廚房設計成半開放式(比方用柵欄門將廚房與其他空間隔開,孩子雖然進不來廚房,家長卻仍可看到孩子),讓小孩待在廚房外玩耍。
其他居家安全相關常識
流血時,如何分辨動脈或靜脈出血?
陳中明主任表示,萬一發生意外導致流血,動脈出血時,血液的顏色會呈鮮紅色,出血量較大且快速,後果往往比較嚴重。動脈出血通常是因為嚴重外傷所致;至於靜脈出血,血液的顏色較偏暗紅色,出血量大多比較少一點,出血的情況往往比動脈出血容易控制。靜脈出血常因切傷、刺傷或是撕裂傷所致。
如何止血?
通常採加壓止血的方式來止血。如果傷口比較髒的話,應用冷開水將傷口沖洗乾淨,再用碘酒消毒、敷上藥膏預防感染,然後以乾淨的紗布貼在傷口上,加壓止血;若傷口不髒的話,可以直接敷碘酒、藥膏,再用乾淨紗布加壓止血(小傷口使用OK繃亦可)。若無法止血,應盡快送醫。
家裡的急救箱必須準備哪些物品?
*OK繃
*紗布、彈性繃帶(包括固定用的膠布)
*碘酒
*棉花棒
*剪刀
*體溫計
*燙傷、割傷…等藥膏
*小鑷子
安全小叮嚀
除了上述各項預防方式以外,建議家長徹底檢查家中是否有可能導致嬰幼兒發生意外、危險的地方或器具。例如:
●家裡的電扇是否具有「碰觸即停」的功能?有沒有細格防護網,避免絞傷?
●電器不使用時,有沒有將插頭拔掉並妥當收存電線?
●電暖爐附近有無放置衣服、地毯、書報…等易燃物品?
●有毒的觀賞植物(例如:聖誕紅、萬年青…等)是否放置於嬰兒無法碰觸到的地方?
●餵食嬰兒吃副食品時,是否使用有標示耐熱溫度且無毒的安全餐具盛裝熱食?
●熱水器或瓦斯桶有沒有擺放於通風良好的陽臺?(可加裝瓦斯防漏偵測器)
●窗戶是否設有安全防護裝置?(例如:安全定位鎖)
●可以滑動的傢俱是否已加裝固定器?
●抽屜、櫥櫃和冰箱門把,是否加裝嬰兒不易開啟的安全裝置或安全鎖?
●櫃子或書架上方有沒有放置可能跌落的重物?
●塑膠袋、保鮮膜、繩子與殺蟲劑是否放置於嬰兒拿不到的地方?
林月琴
學歷: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、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所博士候選人
經歷:國立空中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兼任講師、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
現任: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
陳中明
學歷: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、臺北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
經歷: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
現任: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主任、臺北醫學大學小兒學科教授
*更多內容請參考:【嬰兒與母親】2014年2月號。http://www.mababy.com/
看完這篇文章是否更暸解,也更知道答案了呢~
唐盛的用心、專業、來自客戶誠摯的信賴!我們會做的更好!
《 全省服務專線:0917-762979 》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